教师论文

启智明德 止于至善

爱——让学生快乐成长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6-9-3 17:18:04 浏览量: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的人生,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有一首歌谣最为动听,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播撒着未来的希翼。三尺讲台,是大家默默耕耘的土地,扎根这片土地,是大家的光荣和自豪!大家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把自己的青春、理想、信念、智慧毫不保留的奉献给学生而无怨无悔!

                            让阳光遍撒每个被遗忘的角落

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学校时,我的内心充盈着难以言表的激动和自豪。在适应中,我努力寻找着讲台的奥妙。在讲台上与学生对视的刹那,我明白:原来,压力不是讲台本身而是讲台下那几十双热情而期盼的眼睛。讲台的魅力就在于讲台上与讲台下那段距离所产生的巨大荣耀。被孩子的眼神所震慑的那刻起,终于感觉教师的伟大。教师,不是自己能创造出多少的贡献和财富,而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所创造出的贡献和财富。这是一种最坦荡与最无私的精神。           

无意中我读到了一个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学习成绩有些差强人意,但他可能是运动会上的冠军,可能是劳动中的能手,可能是他主动送生病的同学去医务室,谁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又有谁是完美的呢?像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的,如玻璃。大家做老师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忽然想起当年看的那部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魏敏芝,只因老师离去前交代过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句话,就能如此坚定固执地寻回每一位辍学的孩子。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我要努力,让阳光遍撒每个被遗忘的角落。

                                爱在细微处
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我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 

    但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并不是无度的纵容,不是华丽漂亮的言辞,也不是虚无缥缈的承诺,更不是物质的给予,而应是发自内心地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至上。作为教师,应“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因为心中有爱,才更懂得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才更愿意等待,静静地守候生命之花绽放出独有的颜色;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懂得:花儿有性,它们将绽放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

作为一名教师,还应给与学生赞美。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但我也会记得给他们一些赞美,也许他们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老师的赞美之中。

                            搭起师生心灵交流的彩虹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大家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反思一下:作为教师,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敬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心里话。

对于懵懂的孩子,大声呵斥只能制止孩子们不规矩的举动;要使孩子真正改正坏习惯,必须循循善诱。与孩子们相处,大家可以如朋友一般倾诉。在这个默默无闻的职业里,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师所具备的内涵与精神。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谈话,无不倾注着老师的心血。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教师,我很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知足于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知足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知足于人生的平淡,平淡的人生也可点缀纷繁!

                                                                                                                                                                       崔玲玲



好的文章一定要记得跟朋友分享呀! 快点点击下面的小图标分享给朋友吧


上一篇:一行滋一生,一语润一世
下一篇:优秀班主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