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明德 止于至善
一路走来都是爱
张清冉
人们常说,教师的工作平凡而又伟大。平凡是因其日复一日,具体而琐碎;伟大是因其在点点滴滴中塑造着人的灵魂。回首从教八年光阴,青春消逝在三尺讲台上,时光堆积在飘飞的粉屑里。八年来,我倾注了满腔的热忱,挥洒了无数的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一路走来都是爱,我发现——
多赞美,少批评
由于自己性格的原因,也怕学生翘尾巴,我很少“夸张地”表扬学生,更不会不厌其烦地表扬,认为他们都这么大了,好多事是他们应该做的,没表扬的必要。相反,对犯错误的同学,我“提醒”得很及时,我相信他们在小事上能做到“宠辱不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是,我错了。
一学生在日记中写到“老师开始表扬一部分同学了,我竖着耳朵听,没有我,但没想到在批评的同学名单中竟然有我,我很难过。”又一学生在日记中写到“老师说我好做面子活,我承认,我也决心改正。那次做题,我只是下意识地向同桌本子上看了一眼,结果老师发现了,当堂点名说我。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到。”
这是开学头一个月班级里两个孩子的日记。虽然我批评的话不重,而且也是有根据的,但他们显然不能接受。由此,我明白,再怎么样,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只有十来岁,认可和赞美是他们非常在乎和渴望的,教师的批评或多或少会让他们受挫。
此后,我尽量改变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学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扬。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XX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像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急急忙忙的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其他学生好像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这时,XX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绊倒,然后拿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即在班级表扬了XX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找准点,注爱心
大家常把孩子比作初升的太阳,那么有些孩子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细心的呵护、理解、敬重……“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大家对待学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教师,大家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在我担任四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我的班级里XX和XX,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他们两个,课下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能力特别差的学生。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一开始确实有所改观,没过几天,他俩的毛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这俩个孩子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当时我虽然很高兴,但是真的很害怕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作业,不忘多加上几句批语。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一些在某些方面暂时短板的学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从根本出发,抓住他们的最需要帮助的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做朋友,善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大家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我原来班有个学生XX,经常看到她落落寡欢,好像有许多心事,我找她多次,就是不说话。有一次,我找到她,她说:“老师,我感激你对我的关怀,但是我不愿意说我的心情。”然而,过了段时间,她自己找到我说,“老师,我想和你谈谈。你能替我保密吗?”我看着她的眼睛说:“你不相信我吗?你可以不说。”接着她就谈了她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就离开了家庭,妈妈和她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母女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的比较辛苦。后来她妈妈给她找了个继父,可惜他们两个人,经常为她的上知识题发生口角,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继父不想让她读私立了,母亲为此与他继父争持。她为自己的母亲担心,怕她母亲因此失去了丈夫;又为自己担心,怕她自己因此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她既害怕,又矛盾。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我在倾听时,不插话,不打叉,她有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始终看着她的眼睛,关注她的事情。她心理平稳,说罢了,就有放松的感觉。我听了以后,也陷入了深思。心想: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不仅影响到她的求学之路,而且影响到她的家庭。我想了一会,就对她说:“你跟你爸爸叫过爸爸吗?”她说:“没有”,我又问,“为什么”?她说:“叫不出口”。我心想可能问题就出在之这里。就告诉她:“问题实际上出在你身上。你在感情上,不能接纳你爸爸,是你们家庭出现问题的总根源。你回去后,给你妈妈说,我爸爸对我很好,你主动和你爸爸打招呼,有什么问题不便和他们交流了,你可以给你爸爸妈妈写信,表达你对家庭的看法。你就说,你们的安宁幸福,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家庭的和睦,是我最大的心愿。主动关心你爸爸,关心他的工作,关心他的情绪,让他回到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享受到家庭的温馨。你要是能做到这些,我想你们家庭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上学的问题,也就不是什么困难了。”后来,我又在电话中,把情况向她的父母说说,特别是她的爸爸,感受到女儿对他的关心后,十分感动,在电话中给我表态,女儿上学,就是大家困难在大,也要继续供。后来,孩子没有什么心里负担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倾听需要一种定力,哪怕学生的话极不顺耳或毫无道理,也要耐心地听下去,让他们把话讲完;更何况,很多时候只有听完对方的话才能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敬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桃李芬芳,内心无悔,一路留下的是爱的足迹。用爱播撒着一粒粒生命的种子,用爱点燃着一个个新的希翼,用爱践行着我的教育理想。“春风化雨关爱莘莘学子,下自成蹊享受教育人生。
上一篇:植根沃土 让爱扬帆 谢金端
下一篇:中学部教导处主任 刘旭东